幼小衔接不是给孩子提前灌输小学的学习内容,而是从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对孩子进行适当过渡性的教育,---智力上的教育,使孩子以坚强有力的状态去面对新的学习环境、面对新的学习内容。很多家长,一味教孩子多识字,多做算术,却忽视了对孩子情商、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养。
总而言之,孩子到底几岁上学才好?家长要从孩子---和成长考虑,不能短视到只关注孩子现在是否多认识了几个字、多背诵了几首诗的优势,须知这种优势是不能长久的,因此,在孩子成长教育中,一定要循序渐进,不可揠苗助长。
全优学能课堂上知教育为大家介绍:
孩子升入小学一年级,就意味着要开始长达十几二十年的全天的、规范的学习生涯了。在这段生涯里,我们的孩子将从儿童到少年,从少年到青年。
人生中蕞曼妙的年华都将在这段学习的生涯中度过,许多美好的事情也将在这些岁月中发生。
可见,这是一个多么重要的开端,这个头开得好不好,它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视的。
所以,家有学童升入一年级,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,也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成长---。
忽视全i面的教育衔接,注重于片面的、局部的衔接
这主要表现:
1.在衔接的时间上
只注重开始于大班末期,截止于小学一年级第—学期,甚至是更短的时间,忽视了整个学期教育阶段中各个环节的衔接。 一些幼儿园在幼儿将要入学的前半年才做衔接工作,带幼儿去参观小学,请小学生回园介绍等。这些做法是非常---的,但这些远远不够。部分家长或教师在衔接过程中急于求成,忽视了幼儿的可接受性,致使幼儿在生理、心理各方面压力突然加大,难以适应,不但教育效果不好,而且还使幼儿对小学和未来的学习产生恐惧感和不---。
2.在衔接的内容上
注重于智育的衔接 [1] ,尤其是对大班幼儿的知识技能等进行强化训练,忽视了对幼儿发展同样---的体育、德育、美育、等方面的衔接,---是忽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 。在智育中,重视知识,---是数学、语文知识的衔接,忽视学习兴趣、学习能力、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。同时,由于幼儿教师没有经过小学教育的专门训练,对小学教学要求不怎么了解,所教知识和技能有时不够规范,使幼儿养成不正确的习惯,如书写汉字的笔顺错误,致使儿童刚入学就面临首先纠正错误的问题,阻碍了儿童应有的发展。
这种片面的、单一的衔接内容非但不能提高---的适应能力,反而使幼儿很难去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。
联系我们时请一定说明是在100招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,谢谢!
本文链接:https://tztz156553.zhaoshang100.com/zhaoshang/205023838.html
关键词: